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

台灣的語言問題

一自蕭關起戰塵,河湟隔斷異鄉春;漢兒盡作胡兒語,卻向城頭罵漢人。 

晚唐 司空圖 837908

”國語"是胡腔胡調的漢語?!
以北京話為準的"國語"是胡腔胡調的漢語。這一點是有歷史根據的。撇開南北朝時代,150年胡亂華不談;北京一帶,自從西元923年五代的李存勗(勖)建立後唐後,開始長期由非漢族人統治,(李為西突厥一支的沙陀族人)。其後,經過石敬塘(也是沙陀人)的後晉、契丹、遼、(宋)、金、元、明、清到1911年為止,共988年。這當中除了大明國的276年,加上金國禮讓北宋的兩年(西元1123-1125年)以外,其餘710年,北京一帶都是由胡人所控制。在這種情況之下,姑不論遷入的胡人有多少,就拿當地的漢人百姓來說,他們不隨著統治者胡言亂語也難。而久而久之,這變調的京片子,竟然被當成是正音,官話,甚至國語了。總之,北京話之所以被推崇,完全是近千年來胡人強勢主導中國或華北的政治所致。而絕不是因為它聽起來有多"字正腔圓"。

同樣的道理,常聽人說,"標準"的東京日語是多麼的清脆悅耳,而大阪腔則是如何的難聽。可是,設使1600年的關原大戰,勝利的是西軍的石田三成,而不是東軍的德川家康。那麼,現在人們又會怎麼說呢?

閩南台語是古漢語?
至於閩南台語包含許多古漢語。這一點也有歷史根據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明白寫到,唐朝末年,黃巢滅亡後,秦宗權橫行,河南光州**刺史王緒受不了他的霸凌,率屬下王潮等兵馬五千,並裹脅全州官民,集體南遷,千里跋渉後,於僖宗中和五年(西元885年)進入閩南定居。這族群在往後的千年中,只有元清的三百多年由胡人統治,加上天高皇帝遠,因此漢唐的原味得以保存,最多是為了功名,或為了與官廳打交道,而滲入官腔 (胡腔)造成閩南台語裡有一字多音的現象。

**小時候看布袋戲,在好幾齣戲中,每當主角受困危急時,常有"河南光州"的老仙角(先覺)出面營救解圍,這"河南光州"困惑了我好幾十年,直到十幾年前讀史後,才恍然大悟。原來這些劇情安排可不是偶然的。

閩南台語有音無字?
多年以來,常有人說閩南台語有音無字。這是錯誤的。大清晚年,不論台灣或是大陸,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文盲,對他們來說,不管是台語或北京話都是有音無字沒錯。可是對少數的讀書人來說,閩南台語和北京話當然有音有字。只是百年以來,在大陸,北京話的語文受到推廣;而在台灣,閩南話的語文卻遭到日本和兩蔣的壓抑,結果,語音方面因用的人多,尚可茍延;但文字的運用,在原本就有九成的文盲的前提下,現在就成了九成九的人不通閩南台語漢字了 (版主本人也不能算通)。我僥倖出生於有書香的家庭,祖父不懂"國語"或北京話,卻精通漢文,所作詩文,皆以台語琅琅上口。而我小學時,為了鼓勵我回去看他,每逢鄉下廟會有布袋戲或皮(影)戲演出時,他常會事先寫信給我,用淺顯的漢語介紹劇情,當時的我,讀起他寫的故事,並無困難。可見閩南漢文是可以活用的,並不只是用來讀死書、背古詩而已。

好笑的 “控八控控”?
寫到這裡,並不是主張一定要廢掉已經通行的北京話,而改推閩南台語為"國語"才行;而是希望族群間互相尊重,不要以為講北京話就高人一等。尤其那些自認是"大漢兒女"的人士,更沒有理由瞧不起閩南台語。這幾十年來,某些人一直喜歡取笑台語,像"莫宰羊"(不知也)、"鴨霸"(壓霸)、"雞婆"(家婆)、"好野"(豪舉)等等。又比如曾經風行一時的電視廣告笑話: 0800 “ 控八控控”。明明閩南台語漢字是”空八空空",卻非用"控"來取代不可。這無非是要突顯所謂"台語無字",只能以音借字的低劣性。試問 0 這個概念,是原味台語所用 "空空如也" 的"空"較達意,還是北京"國語"所用 "零零碎碎" 的"零"較達意呢? 真不知這些人是惡意,還是無知? 而外人如此霸凌台語,也就罷了;如果自己還作賤,可真的是不可活。

強勝弱敗 vs. 優勝劣敗:

語言本是溝通的工具,照理說,應讓它順其自然,按照"優勝劣敗"的規則,相互融合,循序進化,而止於至善。可惜,實際上,卻不然。自古以來,語言這個東西老是成為"強勝弱敗"的表徵,於是胡人佔中原,漢語胡化;漢人入福建,古閩語消滅,(只剩"阿里不達"等一兩句);泉漳人開台,平埔語絕跡。消滅絕跡者不是因為它們"劣",而是因為它們"弱"。比如平埔語以"牽手"稱呼配偶 (見清【鳳山縣志】番俗篇)。那是多麼優雅,羅曼蒂克的表達方式! 可惜,平埔語已成絕響,我們再也聽不到"牽手"的原音了。即便如此,閩南台語,還是採用它的意義,而以"牽手"稱妻子,也算是見"優"思齊,有所取捨了。可是更強勢的"國語"登台以後,幾經演變到現今,"妻子"竟成了莫名其妙的"太太"、然後"老婆"! 這怎麼能算是"進化"呢?

治台三國的語言政策比較:
語言循著"強勝弱敗"的路線演化(不是進化),除了形勢比人強,環境使然等因素之外,為政者刻意訂定的語言政策,對弱勢語言的命運尤具影響:

1683年滿清滅鄭後,他們強迫漢人薙髮留辮子,卻不強迫漢人學講滿語,也不限制人民用母語。只是要考試求功名時,才得學點胡樣的官腔(mandarin "滿大人"語)。因此閩南台語文得以保存。消失的則是被強勢漢文化環境所窒息的平埔語。

1895年日本人到台灣,他們積極推行日語。不過,台灣人讀的'公學校'同時也教授台語漢文,只是課程時數從1898年的每週12小時持續遞減到1918年的每週2小時;1922年再由必修變成"隨意"。到了1937年終於全面廢止。而同年,全台報紙漢文版也一併停刊。這五十年間的台語漢文,起先幾年,還算蓬勃;接著,就像得了慢性病一樣,慢慢...慢慢的消瘦下去了...。

1945年中國國民政府領台,其語言政策甚至比日本人更嚴苛。第二年,台灣報紙日文版就全面停刊了。結果,台灣幾百萬會說會寫日語的台灣人,突然之間變成了又聾又啞、且近乎文盲的”中國人”。接著,兩蔣時代的學校不但不教台語漢文,甚至不准高年級的小學生在學校說本島人的任何母語,違者竟以掛狗牌羞辱及罰款處分。結果,1980年代以來,事實上,許許多多年輕的台灣媽媽已經不能、不願甚至不屑用台語來教孩子了。要不是本土勢力的即時興起,今日台語的處境,恐怕更為惡劣。

對未來語言的憧憬:
母語是族群文化的重要一環,因此,不論是強勢的或弱勢的都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。當然,在做為廣泛溝通的工具上,有必要另外選擇一種理想的共通語言。所謂理想的語言,應該是易學、易懂、易寫、且語意分明,合乎邏輯。可是現今的強勢語言如英語、中文等恰好是諸多語言中較難學、難懂,難寫,且常常語意不明,又不合邏輯的。人類為了學這些劣質語言,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精力、時間和資源。無奈這個世界依然是在看誰的拳頭大,誰說的就算數。因此,即使從十九世紀起,就有"世界語"如 Esperanto 的創作和推行,甚至聯合國於1954年還正式推薦過,可是因為各國愚蠢的本位主義作祟,至今這個運動仍然氣若游絲。

其實,現在的世界已經成為一個地球村,一種簡單易學的共通語言,確有必要。而且人類文明比起十九世紀時又進步了許多,加上現在還有個奇妙的共通工具 - 電腦網路。如果能善加運用這些有利條件,應該可以開發出大家都容易接受的、甚至比 Esperanto 更理想的語言,並且跳過那些迂腐無能,只會爭吵的政客和"意見領袖"們,而直接流行於世才對。


※ 按: 本文所提"胡人",乃指"非漢族者"而言。並無歧視任何種族之意。



絕滅了的平埔族語

Mananacha kitta cauwa.* 
Willen wij speelen. (荷譯)
我們來玩吧。(漢譯)

Mananacha kitta kina camang?*
Waarmede zouden wij speelen?
我們要玩什麼?

Houring ka massouny.*
Met buil tollen.
打陀螺。

*以上平埔語摘自Verhandelingen van het Bataviaasch Genootschap, Vol. xviii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