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

大林蒲 - 鳳鼻頭 - 林園

遺落的過去 

鳳鼻頭"頭人" 龔權   1856-1931
大林蒲曾經是個相當欣榮的村落。清國時代早期的鳳山縣(含今之高雄縣市及屏東縣),除了縣治之外,就以所謂的「一昌(衝)二蒲」最為"繁華"。「昌(衝)」是指右昌(衝); 而「蒲」就是大林蒲。清政府甚至在這裡設有小官署,並且駐有清兵幾十人。帶兵官是名"把總"(又稱"百總")。在版主的阿祖龔權的時代,有位唐山籍的"把總"還成了我阿祖的好友,閒暇時常到鳳鼻頭我阿祖的住處作客聊天。

不過,十九世紀中葉,打狗(高雄)成為通商口岸之後,商業活動漸漸的移往該地,大林蒲的地位也就慢慢的走下坡了。我阿祖的一生正好見證了這個過程的前半段。但是,他大概不曾想像到,今天的大林蒲,跟其他原屬鳳山縣的諸多村鎮相較起來,竟然會如此的沒落 - 周遭被工業區團團圍住,只能面向大海,費力的吁喘著。


日治時代的大林蒲公學校師生照 - 年代不詳  (請按圖片,可得清晰放大照)

大林蒲地方官紳 - 1940s年代初
前排左一:龔文滔,中: 坂口元市警部(鳳山郡警察課長),右二:邱秋水
中排左一: 吳能安,左二: 吳欽炳醫生(文化協會吳海水侄),右二:陳鳳苔醫生
後排: 黃知高(保甲書記)

鳳鼻頭"山仔頭"及海灘,1930s年代


鳳鼻頭人1920-30s年代
中坐者: 龔文滔

鳳鼻頭人的義行   年份不詳 (高雄新報出刊期間:1934 ~1944)

報導大意: 有艘船從高雄回航東港途中,在鳳鼻頭海面失火。危急之間,鳳鼻頭人出動竹筏營救。事後船員們欲送禮金答謝,鳳鼻頭人婉拒不收,因而傳為佳話。文中還提到,村人的美德與保正龔文滔的"英敏指導"有關。

鳳鼻頭人在"山仔頭"前的礁石周圍捕烏魚 - 1930s年代
鳳鼻山邊近海居,灰飛*時節網烏魚。節前節後依時到,有信年年總不虛。(清 鳳山縣秀才 周揚理)
*灰飛: 即冬至。古人置葦膜灰於樂管內,冬至一到,吹管則灰飛

鳳鼻頭"山仔頭"前的礁石上釣大魚 - 1940s年代初

鳳鼻頭"山仔頭"海邊的夏日閒情 - 1930s年代末
左一:龔文滔;左二:黃先進 (龔文滔之甥)
黃先進,二坑仔人,任巡查(警察)、防衛團長、林園庄役場書記,1941年鳳山高等政治事件受難入獄。

參加"神社祭"的鳳鼻頭花車隊伍 - 1940s年代初 (請按圖片,可得清晰放大照)
照片右方旗幟上有"鳳鼻頭無敵艦隊"字樣,反映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,軍國主義的狂熱氣氛。

林園舊派出所前合影 - 1930s年代 (請按圖片,可得清晰放大照)
後排左四: 黃玉邦?;左五: 台籍巡查(警察);正中: 葉瑤琳醫生(曾任林園庄長, 信用組合長);
右五: 吳海水醫生(文化協會要角, 1941年鳳山事件入獄);右四: 龔文滔(鳳鼻頭保正, 文化協會成員)

林園清水巖仙洞 (今稱桃源洞)  1920s年代末/1930s年代初
後壁林製糖所(小港糖廠)所長清水政治一家及友人。
清水所長(右坐者),東京帝大農學士,喜好漢學,而與龔文滔(後中立者)成為摯友。

林園清水巖 ?,1930s年代末
龔文滔(右起第三白衣者),其他為後壁林製糖所(小港糖廠)台籍職員

駱駝山中(竹坑?)小憩,1930s年代末 (請按圖片,可得放大照)
後排左二著淺色衣戴遮陽盔(ヘルメット)站立者為龔文滔;
他正下方白衣白帽坐者為其長男龔德英(格主之父);他左前方穿白衣戴斗笠者為黃天枝先生。

龔文滔(字鳳韶) 1899~1969,鳳鼻頭人。少時受到兄長龔教(書塾先生)的啟蒙,及堂叔龔紹唐(前清秀才)的影響,加上自己的勤學,在漢學方面有相當深的造詣。

他參加過日本時代的社會運動 - "文化協會"的講演團。也曾任鳳鼻頭保正和村長數十年。並於1950年代,兩度參選小港鄉長,均不敵國民黨勢力,而告落敗。

他生前以公益、口才、書法和詩作見稱;身後留有百餘首漢詩(見鳳韶詩選),和數篇文章與家書。

台灣民報於1930年易名為台灣新民報,1932年由周報改成日刊,是台灣人的主要喉舌。本人士鑑中,小港地區列名者除了龔文滔外,有庄長吉田勝治;而林園地區的列名者有葉瑤琳醫生及黃玉邦。